維生素D食物排行、建議攝取量以及吸收利用

2023-08-10

原來肥胖會影響維生素D在體內的生物利用率!?

嗚嗚~小編也是宅在家裡不出門的肥宅

別怕,宅在家也有解方!🌞


📌根據衛福部國民健康署建議每人每日的維生素D攝取量

✅ 50歲前:400 IU

✅ >51歲:600 IU


📌如何增維生素D攝取量

✅陽光來源:皮膚肌膚經由陽光照射後,會合成維生素D,可避開紫外光最強的時間,選擇9-10點或3-4點,曬大約10-30分鐘的太陽,身體就能合成維生素D

✅植物性來源(D2):如果你沒辦法經常曬太陽,那就請植物幫你曬吧!經過紫外線照射的蕈菇類的維生素D含量也會增加,可攝取褐色蘑菇、乾香菇等增加維生素D攝取量,但需要先確認這些菇類有經過UV照射,會因為受到陽光照射時間的長短而影響維生素D含量

✅動物性來源(D3):可透過吻仔魚、虱目魚、白帶魚等常見魚類補充,一天攝取約1個手掌大小的,即可達到每日攝取量目標


📌以下是一些可能需要維生素D的族群:

維生素D缺乏在全球範圍內相當常見,尤其在某些特定族群中,以下是一些容易維生素D缺乏的族群以及原因:

  1. 太陽照射不足:太陽的人紫外線可幫助我們合成維生素D,高緯度地區居民、穿戴保守、注重防曬、室內工作或生活的人,可能因太陽照射不足,容易導致維生素D合成不足
  2. 老年人:老年人的皮膚生產維生素D的能力下降、腸道吸收能力下降、出門頻率減少,都是維生素D不足的原因
  3. 深膚色人種:黑色素能吸收紫外線,使紫外線進到人體並合成維生素D的量減少。
  4. 肥胖者:肥胖者的維生素D被儲存在脂肪細胞中,不能釋放到血液中進行正常的生理功能,使血液中的維生素D濃度減少,進而降低了生物利用率,且脂肪組織內的氧化反應會導致維生素D被破壞,因此,即使體內有足夠的維生素D存量,肥胖者也可能表現出維生素D缺乏的症狀,因為這些維生素被困在脂肪組織中,未能有效參與生理過程


📌維生素D的吸收利用與以下因素有關

維生素D的吸收和利用受到許多因素的影響,包括:

  1. 飲食與脂肪攝取: 維生素D是脂溶性的,所以需要與脂肪一同被消化系統吸收。如果飲食中缺乏脂肪,可能會限制維生素D的吸收。
  2. 陽光照射: 皮膚表皮經陽光照射,產生維生素D是人體合成維生素D的主要來源,太陽照射不足會限制人體自行製造維生素D的能力。
  3. 皮膚色素: 深膚色者的皮膚黑色素會吸收紫外光,減少維生素D的生成。
  4. 年齡: 隨著年齡增長,皮膚生產維生素D的能力會下降。
  5. 體重和脂肪組織: 肥胖者體內的脂肪組織可以吸收和固定維生素D,減少其在血液中的生物利用度。
  6. 肝腎疾病: 肝臟和腎臟疾病等可能會影響維生素D的激活和利用。此外,某些腸道疾病,如克隆病和乳糜瀉,可能會影響脂肪的吸收,進而影響維生素D的吸收。
  7. 遺傳: 某些遺傳變異可能會影響人體對維生素D的反應和利用。
  8. 藥物: 抗癲癇藥物和類固醇,可能會干擾維生素D的代謝,包含:增加肝臟內酵素的活性,而加速維生素D的分解,或減少腎臟對維生素D的活化,導致維生素D缺乏。

適量的維生素D攝取對許多生理功能非常重要,但過量攝取也會帶來健康風險,維生素D的吸收和利用是一個非常複雜的過程,涉及許多因素。在補充維生素D之前,可先進行醫學評估和諮詢專業醫療人員唷!


🔗相關推薦:

維生素D在人體內的功能包含免疫調節、 神經功能、心血管預防

👇點擊看更多維生素D的功能和缺乏導致的症狀和健康問題